以技術為先導,質量為根本,用戶為目標打造品牌 立足于日益競爭的市場
液下泵機械密封失效主要有兩個原因,腐蝕失效和熱損失效。其中,因腐蝕引起的失效為數不少,很多用戶對具體原因并不了解。對此,我們結合多年用泵經驗為大家作以下梳理介紹:
一、腐蝕失效
1.表面腐蝕
由于腐蝕介質的侵蝕作用,機械密封件會發生表面腐蝕,嚴重時也可發生腐蝕穿透,彈簧件更為明顯,采用不銹鋼材料,可減輕表面腐蝕。
2.點腐蝕
彈簧套常出現大面積點蝕或區域性點蝕, 有的導致穿孔,此類局部腐蝕對密封使用尚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,不過大修時也應予更換。
3.晶間腐蝕
碳化鎢環與不銹鋼環座以銅焊連接,使用中不銹鋼座易發生晶間腐蝕,為防止晶間腐蝕,不銹鋼應進行固溶處理。
4.應力腐蝕破裂
金屬焊接波紋管、彈簧等在應力與介質腐蝕的共同作用下,往往會發生斷裂,由于彈簧的突然斷裂而使密封失效,一般采用加大彈簧絲徑予以解決。
5.縫隙腐蝕
動環的內孔與軸套表面之間、螺釘與螺孔之間,O形環與軸套之間,由于間隙內外介質濃度之差而導致縫隙腐蝕,此外陶瓷鑲環與金屬環座間也會發生縫隙腐蝕,一般在軸套表面噴涂陶瓷,鑲環處表面涂以黏結劑以減輕縫隙腐蝕。
6.電化學腐蝕
異種金屬在介質中往往引起電化學腐蝕,它使鑲環松動,影響密封,一般亦采取在鑲接處涂黏結劑的辦法予以克服。
綜上所述,為各位講解了液下泵機械密封腐蝕失效的原因。對于另外一個原因—熱損失效,大家可能更陌生。如果想了解的話,可持續關注我們 ,后期我們也將做詳細介紹。